西州月 发表于 2020-08-28 16:38:39

本金莳绘ZIPPO

作者:李伟华
在日本到处可见漆器的身影,日常食具、用具、装饰工艺品、建筑……漆器无处不散发着它特有的魅力,而“莳绘”正是日本独特的漆器装饰技法,主要有“研出莳绘”、“平莳绘”、和“高莳绘”三种技法。
“研出莳绘”是莳绘的最早技法,产生与奈良时代。此技法先用漆描绘图案,撒上金银等金属粉及色粉,等干燥以后再在表面涂漆,完全干燥后用木炭打磨。平安时代贵族阶级深爱此类作品,使金银研出莳绘的鼎盛时代。代表作有金刚峰寺收藏的泽千鸟莳绘唐柜。
“平莳绘”出现于平安时代晚期,此技法实在纸上描绘纹样后反贴于漆面上,再用漆临摹图案,趁漆未干时撒上金属粉,待干燥后在纹样部分上漆、打磨。镰仓、室町时代多用于表现线条及作为“高莳绘”的辅助手段。代表作有三岛神社的梅莳绘手盒。



“高莳绘”源于镰仓时代,用于在隆起的漆面上进行莳绘描绘。“高莳绘”的作品与前两者比较就富有立体感和力度,它是莳绘从平面二维走向立体三维创作的一个突破。
室町时代,随着漆绘图案的日趋精巧华丽,在“高莳绘”的基础上还发展了一种“肉合莳绘”的技法,它使隆起的漆面形成缓坡,多用来表现山岳与云彩,使会面的表现更加生动,更逼真。代表作有根津美术馆收藏的春日山莳绘砚盒。
莳绘的纹样多样,多为自然景物与花草装饰,表现出一种“日本的美”,山川、千鸟、藤、樱等事物都体现着日本特有的审美情趣。

遗存至今最老的莳绘作品是仁和寺收藏的919年的《三十帖策子箱》,在它身上可以清楚看到唐风的影响。此后不断受中国宋、元影响,莳绘技法逐步完善,作品不断有意匠上的创新。
室町时代的名师主要有幸阿弥、五十岚等,而作品中多为砚盒的制作,这是因为砚盒可用于摆放文房四宝中的三宝——笔、墨、砚,是当时文人雅士的必备之物,也是个人文化修养的象征,莳绘砚盒将艺术与使用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安土、桃山时代的代表作是“高台寺莳绘”。传说高台寺是因为北政所为亡夫丰臣秀吉起冥福,在家康的赞助下于1660年由小掘远洲设计建造而成,内部保存的莳绘以及这一时期的大多数作品就被称为“高台寺莳绘”。收藏于大阪城内丰臣秀吉送给大将五岛玄雅的秋草纹莳绘砚盒就是一件高台寺莳绘名作。另外,能够与历史文化建筑物一同残存下来,装饰于柱子、门框等处的莳绘也是非常难得而珍贵的。由于这一时期内与南蛮商交易特别频繁,在部分莳绘作品中也反映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风格豪放、粗旷,充满活力,奔放不羁,对象也不仅限于日式的盒、柜、箱等,在一些南蛮物品如圣饼箱、圆靠椅上也进行了莳绘创作来表现西欧人的风俗。


江户时代是莳绘最辉煌的时期,大量优秀作品涌现而出,极尽奢华之能事,在众多艺匠之中,本阿弥光悦的地位是无人可及的。光悦,号自得斋、德友斋、太虚斋等,著名艺术家,擅长书法、绘画、莳绘、陶瓷工艺,并长于鉴定刀剑,亦精于茶道、造园,实属全能。晚年时家康赐他京都北鹰峰之地,于是就率一族人及所属工匠迁往鹰峰建艺术村,专门从事工艺制作。光悦的莳绘多采用铅、锡、青贝等材料,手法新颖、独特。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有光悦设计的“舟桥莳绘砚盒”,方形圆角,盖面隆起,另刻有细纹似波,恰若一叶小舟正从拱桥下荡过,手法冼炼而大气,若非光悦此等巨匠也无此番手笔。此后,光悦风格的莳绘就被称为“光悦莳绘”,它的特点就是运用古典的题材,加上崭新的意匠,选材大胆,整体大方又极富装饰性。
光悦之后著名的莳绘师还有幸阿弥家七代传人长重,他的莳绘初音棚最为有名。江户中期,尾形光琳继承“光悦莳绘”发展出“光琳莳绘”,在当时甚是风靡。光琳创作有“八桥莳绘砚盒”,后期还有“虫笼莳绘果子器”等优秀作品,但终究以技巧性为主,艺术成就已及不上光悦了。
以后的莳绘作品多流于技巧,少有真正的大家与极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本金莳绘ZIPPO